一、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1、评估目的

为了保证科教强县战略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增强全县创新意识,推动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同时为了加强风险预测、规划工作,使工作更好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评估对象基本情况

县科技局联合县教体局深入学习了相关县区的政策文件,深入相关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解企业科技发展需求,认真征求有关县直部门单位意见建议,按照市政府《实施意见》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兰陵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结合我县产业实际,精简了务虚的部分,充实了具体的措施,将我县科创走廊建设、兰陵-上海科创中心、省级农高区等工作在文件中进行了体现,同时根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市里科技强市的基础上增加了教育方面的内容,突出以科教创新激发澎湃动力,塑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使意见更贴合我县实际。此外,以附件形式对全县科技领域政策进行了汇总集成,针对高企申报、平台建设等政策做了适当调整,提升了实施意见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政策性。

3、评估过程。为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教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草案)评估方案》,有序推进各项评估工作。同时组织深入学习了相关县区的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深入相关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解企业科技发展需求,评估政策可行性和时效性。

二、评估内容分析和依据

1、文件制定的必要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教强县建设,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新时代科教强县建设要求,激发县域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教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

2.文件制定的依据。《中共临沂市委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兰陵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3、文件制定的预期效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出台时机。全县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跨入并稳居全市第二方阵地位,各学段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全县创新创业生态明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科技教育综合实力加快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显著增强。具体而言,通过文件的印发和落实,能实现本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以上,新建省市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2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6%。到2027年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的具体做法,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基础在教育。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主轴,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推进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2025年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努力实现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推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教与学改革,县内所有学校达到临沂市智慧校园标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主线,建设优质教师队伍。强化科教融汇,开展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到科技企业挂职锻炼,引进科技企业骨干从事科技应用实践教学,确保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60%。坚持以产业需求为主导,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每年推动临沂市理工学校等2所中职院校对接服务县内优质企业不低于6家,通过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合作形式,力争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各方意见及其采纳情况。《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教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草案)》先后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发函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经梳理汇总,共提出相关修改意见为零。

三、评估结论和意见建议

1.评估结论。根据对规划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分析论证,确定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2.对问题和风险的对策建议。(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和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和推进落实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省市关于科学技术进步相关法规条例,加强科技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二)明确工作责任。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按照辖区管理的方式落实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作,负有培育主体责任。县科技局、县教体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统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税务局等单位负责按照部门职责开展政策指导、组织业务培训、兑现惠企政策。(三)强化要素保障。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政策体系,提供定制化科技政策服务,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将研发投入情况与科技资源配置紧密挂钩,引导企业加大有效研发投入。将科技类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布局,对纳入省市重大项目清单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保障新增用地指标,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四)加强宣传引导。建设科教强县是推动“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进展情况,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教育工作典型的宣传力度,提高科教引领发展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科教、支持科教、推动科教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