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2025-00009
  • 发布机构 临沂一中文峰校区
  • 公开目录 应急预案
  • 发布日期 2025-05-27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进一步完善我地震应急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应对破坏性地震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损失,保证教学秩序,维护学校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山东省地震应急与救援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临沂市地震应急预案》 《临沂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临沂市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原则

(一)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协调、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机制。

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宣传、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工作

)学校防震抗震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

)本预案适用于有感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预报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

)紧急疏散原则: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应急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

组   长:郝廷庆

副组长:赵华剑 金银军 苏振海 颜廷林

成   员:金龙 闻民勇 马世旺 王浩允 赵乃永 张昊 乔汉银 杜晓东 李荣建 陈涛 李庆芳 刘宗成 吴杨 张克礼 刘金波 梁学成 

              魏光磊 王爱平 王国帅 罗金勇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挥全校防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饮水、消防器材的配备落实防冻防雨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以学生安全为重点,开展抢险工作,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稳定。

(二)抢险救灾组

组长:赵乃永

成员:魏光磊 王爱平

主要职责:

1.抢救被埋压人员、重要财产、档案等;  

2.抢修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重要设施,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

3.及时运送重伤员和救灾物资;

4.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预防和扑救。

(三)应急疏散组

组长:马世旺

成员: 张昊 乔汉银 杜晓东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时,具体负责师生就近避震,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

2.制定学校震时疏散方案,确定疏散场地、路线和紧急情况下保护师生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3.组织师生开展避震、疏散演练;

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受伤人员统计、上报工作。

(四)医疗救护组

组长:闻民勇

成员:高广海

主要职责:

1.准备必需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和转送重伤员;

4.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水源管理,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五)安全保卫组

组长:闻民勇

成员:王国帅 罗金勇

主要职责:

1.制定学校安全保卫措施及方案;

2.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

3.维护学校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4.迅速检查了解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存储场所受损情况,清除次生灾害隐患。  

(六)信息宣传组

组长:金龙

成员:李荣建 徐启妹

主要职责:

1.宣传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师生防震避险、自防自救能力和地震应急应变能力;

2.适时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模范人物;

3.及时向师生宣传党和政府的应急、救灾决策。

4.收集整理地震预报资料和现场疏散救援工作的情况,为指挥部提供决策的信息资料

(七)应急机动组

组长:苏振海

主要职责:

1.根据领导小组的指令,从学校各科室、各年级抽调 45 岁以下的教职员工进行抢险救灾。

2.总务处每年要对人员进行确定,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一旦发生灾害性地震时能起作用。

四、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学校办公室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钟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同时,由负责人向120求救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2.组织疏散:

1)安全疏散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疏散路线说明:

各班学生依次分两列纵队从教室前后门出,不拥挤,有序排好两列纵队按紧急疏散演练路线迅速到操场集结。其他后勤人员直接到操场。

3.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安排:

当时在教室上课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排队,带领学生有次序下楼疏散;当时在办公室内办公的班主任立即前往楼道口等待本班学生,遇到本班学生后立即协同任课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到操场,按升旗仪式队伍位置安排集结队伍。

上体育课的班级立即在操场集合,由上课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到安全地带集结。

4.救护摹拟演练:

(1)救护人员安排

及时联系当地医院医生到校内处理伤病员。

不担任教学任务及疏散任务的教师在操场待命,及时把伤情较重的师生送往医院。

带领本班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后,不担任班主任的男教师如当时没有带班任务,则立即到操场待命,参加救护组工作。

(2)操作过程

发现学生受伤,所在班任老师应立即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转移受伤学生至安全地带(操场)。

先由学校卫生室人员进行急救,待120救护车到达后送医院就医。

五、疏散要求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钟声),教学楼全体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按应急疏散演练位置操场集,如情况需要,再听从指挥安排。

3.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

六、注意事项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

5.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6.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7.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长报告。

七、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八、灾情速报

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向当地党委、政府、县教育局报告

九、附则

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处室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的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灾情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预案由学校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根据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修订本预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详细解读

制定背景

主要内容和细则

制定依据

保障措施与执行

内容由AI解读,具体执行以政府文件为准

常见问题

一键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