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完善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优化美育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等文件要求,兰陵县第七小学全体艺术教师深入学习文件精神,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对照自评项目与内容对 2024—2025 学年度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自评,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艺术课程
兰陵县第七小学目前设有22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共计1086 人,配备专职艺术教师8 名。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开设艺术课程,选用经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依照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常态化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形式,较好地达成了课程标准设定的教育目标。
二、艺术活动
学校艺术教育始终秉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艺术教师注重优化教学过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参与,成为学习主体,获得生动丰富的审美体验,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均取得良好发展。此外,学校每日在学生入校、放学时段播放多元风格音乐,营造沉浸式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时感受音乐魅力。
三、艺术教师
学校按照艺术课程开设要求,合理配置艺术教师队伍,其中专职音乐教师3名、专职美术教师 3 名,,基本满足学校艺术教育教学需求。全体艺术教师秉持爱岗敬业精神,恪守师德规范,具备良好团队协作意识,以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出色完成学校艺术教育各项工作任务。
四、条件保障
学校设置专门的艺术专用教室与活动室,并依据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及活动所需器材。目前,学校共有艺术专用教室及活动室 6个,其中音乐教室 3 个、美术教室3 个。学校高度重视艺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与培训活动,通过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助力艺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五、特色发展
学校着重打造艺术特色教育,将艺术教育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持续完善校内艺术兴趣小组建设,以特色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不断创新艺术教育活动形式,注重活动普及性,分层次培养艺术后备人才,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艺术教育骨干队伍。
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
学校严格落实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与教育教学过程性、终结性评价紧密结合。测评内容主要涵盖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艺术欣赏与表现能力,测评结果依据省级艺术平台指标体系呈现。
学习性测评:依据教育部 “基础指标” 要求,对学生艺术课程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参与校内艺术兴趣小组、社团和活动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学科性测评:通过学期、学年学科考试考查,评估学生对音乐、美术课程标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运用水平,以及由此发展的艺术欣赏与表现能力。
发展性测评:综合考量学生校外艺术学习、社区艺术实践参与情况,以及在学校现场测评、校级艺术活动中的特长表现,还有参与区县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艺术比赛(展演)获奖情况,全面了解学生艺术特长与优势。学生个体测评结果记入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据,并以影像资料形式留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