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教育部、省市县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必然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活动,践行”自主、合作、实践”的德育模式,注重在实践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培育对家长、对劳动者的感恩之心和尊敬之情。
二、组织实施
(一)开展主题班会,强化思想教育
热爱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通过劳动主题教育班会和“劳动技术课”“通用技术课”,强化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贯穿高中三个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二)从身边做起,美化学习生活环境
美化环境,人人有责。将劳动教育与学习、生活环境卫生相结合,对楼梯、楼道、教室、卫生间、饮水机房等区域划分责任区,成立劳动小组,明确每个人职责,每周值日、清理清扫。
(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大环境下强化劳动观念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政教处、团委、年级部负责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安排,严格纪律、秩序,确保学生安全;团委、班主任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总务处提供劳动工具,及时发放、回收;年级部、各班主任指导、督促、评估学生活动参与情况,及时总结并记入学生综合评价发展报告。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每学期组织1-2次。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组织,一般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