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2025-00019
  • 发布机构 兰陵县实验中学
  • 公开目录 安全制度
  • 发布日期 2025-05-27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兰陵县实验中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2025年修订版)
兰陵县实验中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2025年修订版)

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是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工作。有效的安全管理需要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和教育四个方面入手,确保课堂环境安全、教学过程规范、突发事件处置得当。

一、课前安全管理

1. 教学环境检查

教室设施安全:检查桌椅、门窗、灯具、多媒体设备等是否稳固,无尖锐物或松动部件。

消防与逃生通道:确保消防器材(灭火器、应急灯)可用,安全出口无堵塞。

特殊教室管理(实验室、实训室、体育场馆):

实验器材、化学品存放规范,危险物品上锁管理。

体育课检查器械(单杠、跳马等)是否牢固,场地无安全隐患。

2. 学生健康与行为预判

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如哮喘、癫痫、过敏等),避免安排高风险活动。

关注学生情绪状态,防止因矛盾引发冲突。

3. 课程风险评估

对实验课、体育课、手工课等可能涉及危险操作的课程,提前制定安全预案。

恶劣天气(高温、暴雨、雾霾)调整或取消户外课程。

二、课中安全管理

1. 课堂纪律管理

严禁学生携带危险物品(刀具、打火机、尖锐文具等)。

禁止追逐打闹、攀爬窗户、危险游戏(如“叠罗汉”)。

实验课、手工课等需严格监督,确保学生按规范操作。

2. 教师监管职责

全程在岗:教师不得擅自离开课堂,低年级学生需更高关注度。

规范操作:

化学实验:佩戴护目镜、手套,严禁直接闻化学试剂。

体育课:做好热身,避免过度运动,防止摔伤、扭伤。

突发事件处理:


事件类型应急措施
学生突发疾病(晕厥、抽搐)保持通风,立即联系校医/拨打120,通知家长。
学生受伤(割伤、摔伤)止血消毒,严重送医,记录事故经过。
火灾/地震指挥学生按逃生路线撤离,避免踩踏。
学生冲突(打架、欺凌)立即制止,隔离涉事学生,课后心理疏导。

三、课后安全管理

1. 设施与物品清点

关闭电源、水源,锁好实验室危险品柜。

发现设施损坏(如漏电、松动桌椅)及时报修。

2. 学生交接管理

低年级学生需由教师交接给家长,避免独自离校。

关注课后学生动态,防止校外安全事故(如溺水、交通事故)。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

1. 学生安全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消防、防震、防踩踏)。

学科渗透安全教育(如化学课讲实验安全,信息技术课讲网络安全)。

2. 教师安全培训

每学期组织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止血包扎)。

学习《校园安全事故处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

五、责任落实与家校协作

1. 明确安全责任

校长: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

班主任/任课教师:课堂安全直接责任人。

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逐级上报,不得瞒报。

2. 家校共防

向家长告知学校安全制度,要求报备学生特殊健康状况。

通过家长会、安全教育平台(如“学校安全教育课”)提升家长安全意识。

课堂教学安全管理需做到:

✅ 预防为主——排查隐患,规范操作。

✅ 全程监管——教师不离岗,学生不脱管。

✅ 应急有方——掌握急救知识,熟悉逃生流程。

✅ 教育常态——定期演练,提升师生安全意识。

通过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课堂安全风险,确保教学平稳有序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详细解读

制定背景

主要内容和细则

制定依据

保障措施与执行

内容由AI解读,具体执行以政府文件为准

常见问题

一键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