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师生全面发展为本,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秉承“博学省己、知明笃行”之校训,发扬“承德友爱、臻美致新”之校风,铸就“敬事而信、劝学不怠”之教风,培养“多学善思、弘毅求真"之学风,超前谋划,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落实 “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继续遵循“以人文管理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安全为底线,以提升学校社会满意度为目的”的工作思路,以“五育并举”为教育实践路径,全面抓好“五项管理”,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准施策,锐意进取,担当奉献,创新作为,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文明、特色校园,扎扎实实向实现“区域特色,县域名校、卓立沂蒙、享誉齐鲁”的发展愿景阔步前进!
二、工作目标
(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面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水平,加强学生实验能力建设,实现全学科竞赛突破。
(二)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充分发挥我校五彩德育功效,加强家校协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增强教师业务水平,发挥兰陵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好名师示范课,继续做好教师培训,上好青年教师达标课。
(四)校园安全稳定和谐: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隐患,坚守安全底线,升级校园安全设置,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杜绝校园欺凌。
(五)特色教育发展突出:充分发挥临沂市物理学科基地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兰陵一中“劝学”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稳步开展相关工作。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教学管理工作
1.全面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水平:实施分层教学与个性化辅导,建立学情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开展各级部学情分析会。强化高考研究与命题趋势分析,组织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参与省市级教研活动,提升备考针对性。推行“周测-月考-模拟”三位一体检测体系,建立错题库与补偿训练机制。
2.加强学生实验能力建设:更新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协调教务处大力鼓励理化生实验器材进课堂活动,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校内“实验技能大赛”“科创小发明”等实践活动,将实验操作纳入试验部优生学业评价体系,逐渐引导学生重视实验研究,力图向市赛、省赛突破。与高校实验室共建合作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项目。
3.努力实现全学科竞赛突破:全市范围内选聘优秀竞赛指导教师,制定学科竞赛梯队培养计划,开设竞赛专项课程。完善竞赛奖励机制,对获奖师生给予绩效加分与物质奖励。继续承办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扩大区域影响力,争取省级竞赛承办资格。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开展教学研讨等工作:制定《兰陵一中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明确年度课题研究、教学研讨、开展讲座等任务指标。开展“名师公开课”“教学主张论坛”等活动,形成可推广的教学范式。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继续实施“青蓝工程”,推行“双导师制”(学科导师+班主任导师)。
2.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进行学习:组织更多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跟岗研修,邀请齐鲁名师、沂蒙名师来校开展专题培训。
3.创新教师常规检查方式,鼓励教师开展试题研究:推行“三维备课”制度(教材研读、学情分析、资源整合),开展备课组擂台赛。建立试题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参与省市级命题工作。
(三)校园安全工作
1.完善《兰陵一中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明确20类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开展季度性应急演练。
2.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修订实行网格化安全管理,划分责任区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3.完善校园安全硬件设施,推进智慧安防系统升级,设立“校长信箱”“心灵树洞”等匿名举报渠道,建立欺凌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每学期组织2次反欺凌主题班会。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王昌飞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项目负责制+清单化管理”,每月召开推进调度会。
(二)制度保障
修订《兰陵一中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和《兰陵一中教师专业发展条例》等12项制度,将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部门与个人考核。
(三)监督保障
组建由校监会、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督导组,开展季度性专项督查,实行“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