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陵县第十四小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2024-2025学年,兰陵县第十四小学围绕既定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教育教学、师资建设等多方面取得进展,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一)教育教学工作
课程改革推进:深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在语文等学科中深度融入兰陵文化元素,新增1门校本课程,学生参与率达100%。在全县学科质量监测中,各年级优秀率和及格率较上学年提升10%,但跨学科融合课程探索进度稍缓,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创新实践:设立教学创新示范班级和学科,每学期开展1次教学创新展示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法推广成效显著,课堂活跃度提升明显,学生主动发言次数增加10%;不过,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范围较窄,仅在部分学科试点。
(二)师资队伍建设
名师培养工程:选拔3名骨干教师纳入“名师培养工程”,通过专家指导、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其中1名教师在县域内初步形成影响力,但距离打造大规模名师团队仍有差距。
(三)校园文化与学生活动
文化特色打造:围绕兰陵文化开展大型文化节活动,整合校内资源,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品牌雏形,但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社团活动优化:提升社团活动质量,完善社团活动课程体系,每学期举办1次社团成果展示活动,社团活动质量有所提升,但部分社团参与人数不均衡。
(四)校园设施与安全保障
智慧校园建设: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多方举措筹集资金申请智慧校园建设。
安全隐患排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每月组织1次联合应急演练,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完成,校园安全稳定得到有效保障。
二、兰陵县第十四小学专项规划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专项规划
校本课程开发:持续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围绕兰陵历史文化、农业特色,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已完成框架搭
建,收录了部分教材、课件等资源,但资源的丰富度和实用性仍需提
升。
课程评估优化:定期开展课程实施评估,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实际,及时调整反馈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但评估机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
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将师德考核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在年度考核中对46名教师进行师德专项评价,无师德失范现象发生。
分层分类培训: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全年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培训13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但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的契合度还需加强。
教师成长平台搭建:设立教学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本学年教师成功申报县级以上课题2项,但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教师比例较低。
(三)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规划
物质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布局,计划增设兰陵主题文化长廊1条,丰富校园文化标识与内容。
精神文化活动开展:开展“兰陵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1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感,但活动的创新性和学生参与深度不足。
制度文化完善: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将校园文化理念融入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但制度执行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不够健全。
三、兰陵县第十四小学学校规划计划执行情况
2024-2025学年,学校全面推进规划计划实施,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主要成果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全县学科质量监测中成绩进步明显,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方法创新成效突出。
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师德师风考核良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部分骨干教师崭露头角。
校园文化特色初步显现,物质文化环境改善,学生活动丰富多样,在县内各类文体赛事中表现优异。
校园设施逐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健全,智慧校园建设启动,校园安全稳定得到有效维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