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秉承“六年影响一生,习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2+n”习惯养成的德育品牌建设,以师生素养为核心,努力实现“夯实养成教育,成就大写人生”的办学目标。尤其是近期新冠疫情席卷全国的严峻形势下,六小提高政治站位,以师生生命健康为底线,制定各项措施积极应对,确保校园安全和师生安全,保证正常的校园秩序,出色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先把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实党建工作,师德筑魂,凝心聚力做标杆。
1.积极开展“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活动。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建立党建工作职责体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务管理。持续开展“讲故事、学理论”活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党建引领教学,党建引领政教,党建引领总务,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四引领”工作方式。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习建设、活动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努力创建“五星”党支部。
2.强化制度建设,抓实意识形态安全。本学期我校有序开展日常党建工作。严格规范党费收缴、“三会一课”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党员发展等党建基础性工作流程,开展好日常党建工作。加强思政课教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负面清单制度,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活动。
5.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本学期我校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紧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廉政谈话、履责谈话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活动。坚持党员带头听课、带头上课、带头陪餐、带头值班“四带头”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员深入课堂、深入年级、深入校园、深入教师队伍“四深入”党校融合机制;坚持党员包扶学科组、包扶班级、包扶青年教师、包扶困难学生“四包扶”服务新举措。严格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标准,坚决查处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加强师德师风管理,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定期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做好师德考核工作和师德满意调查工作,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引导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塑造教师、教育新形象。
二、以强课提质为宗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本学期我校继续突出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落实教学常规,健全教学管理监控制度,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实施和推广“小小朗读者”和“我是数学小讲师”展讲活动。强化“强课提质”行动,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落实双减要求,创新作业设计,分层布置,作业批改注重精细,辅导注重分层、反思注重深度。创新备课形式,实行分层备课,追求“精致、特色+深度、实效”,备课注重做实,追求备课的实效性,让备课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2.加强教育科研工作。(1)全面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积极开展教研帮扶活动,对于薄弱教师予以跟进式指导、针对性帮扶、服务性听课。(2)深化课题研究,坚持课题“分类管理,分层推进”,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走进教育实践”,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以课堂教学小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3.加强学科培优建设。(1)持续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立学科名师梯队培养机制,召开“名师工作室”会议制定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第四届“兰陵名师”的评选,优质课评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评选、作业设计的评选、教师读书成果评选等活动。
4、持续推行教师课堂提升项目。本学期我校结合县教研室课堂教学活动和校本研修活动,组织开展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同时规范了推门听课和预约听课的制度,加大了随堂听课的力度,并对讲课教师的上课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对不合格的课进行了跟踪指导,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课程方案,五育并举,习惯养成育新人。
1.持续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本学期我校认真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15条》和《临沂市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十严十禁”》,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在各科室在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 上足、上好各科课程。成立了校本课程研发小组,依托社团及班级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设乒乓球社团、播音主持社团和形体礼仪社团,更多地从学科课程中寻找课程开发的生长点。
2.抓实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落实德育工作“一校一案”,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清明节、劳动节等国家重要节庆活动时间节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召开六年级毕业典礼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3.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我校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应有地位,突出德育实效,提高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推进“2+n”习惯养成的德育品牌建设,构建“六养”课程体系;以序列化、主题化特色活动,丰实学校文化,诠释“日积一善,积善成德”的校训内涵,努力实现“养成良好习惯,成就大写人生”的办学目标,全面培育时代新人。
四、加强教师师德学习、优化办公环境,坚持依法治校。
1、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依法执教、文明施教、廉洁从教意识,根据县教体局文件要求,我校每周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学习师德师风的相关制度,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有效杜绝了在职教师组织、参与有偿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
2、为进一步加强美丽办公室建设,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打造团结协作、和谐向上的办公室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我校于5月和6月进行了“最美办公室”评比活动,营造快乐温馨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困,并给学生做出表率。
3、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代会制度和学校章程,健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继续推进 “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推进“党务、校务、财务”公开。严格贯彻执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杜引导广大师生依法维权,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学校和教师的矛盾纠纷。
五、严守学生安全,抓实疫情防控,狠抓学生防溺水教育。
本学期我校持续完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巩固校园“安防四个100%”建设。每月进行安全隐患风险点排查和整改,建立“三个清单”,定期召开防踩踏、防溺水、防火、防触电、防中毒、防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和举行应急演练,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学校建立了网格化巡查机制,成立了安全监督员大队,对各楼层值班监督员、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和责任分工。课间网格化安全巡查机制规范了学生的课间行为习惯,同时也有力地保障了学生的课间安全。
疫情发生以后我校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制定“两案八制”、做好因病缺勤缺课追踪机制,配齐配足各项防疫物资,对学生及共同生活居住人进行全面摸排、落实校园通的打卡、制定致家长的一封信、签订点对点接送承诺书、召开线上家长会为学生的在校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我校每周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活动,各年级通过观看视频、签订责任书、背诵防溺水六不准等形式从多渠道的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召开防溺水安全活动,切实提高了全校师生防溺水安全意识及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有效杜绝溺水事故发生。
六、扎实推进后勤管理常规工作。
学校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尽职尽责,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踏实做好一线教职员工的坚强后盾。本学期我校加强餐厅管理,坚持和完善大宗食品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为加强学校学生食品安全管理,同时也架起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我校开展了家长代表陪餐活动,家长们和学生一起品尝午餐学校,参与校园食品监管,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