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建设专项规划
校本课程开发:持续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围绕兰陵历史文化、农业特色,开发1门校本课程,达成三年内新增校本课程目标的30%。课程资源库建设已完成框架搭建,收录教材、课件等资源27份,但资源的丰富度和实用性仍需提升。
课程评估优化:定期开展课程实施评估,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实际,调整3门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但评估机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
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将师德考核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在年度考核中149名教师进行师德专项评价,无师德失范现象发生。
分层分类培训: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全年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培训360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但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求的契合度还需加强。
教师成长平台搭建:设立教学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本学年教师成功申报县级以上课题5项,但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教师比例较低。
(三)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办公室)
物质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布局,增设兰陵文化主题景观一处、文化长廊三条,更新校园文化标识,但景观和长廊的文化内涵展示形式较为单一。
精神文化活动开展:开展“兰陵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一次,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感,但活动的创新性和学生参与深度不足。
制度文化完善: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将校园文化理念融入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但制度执行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不够健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