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体局的直接领导和指导帮助下,学校领导班子分工合作,务实工作,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序推进、稳步发展。学校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教研兴校为基石,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坚持“学校管理精细化,学生管理规范化,教学管理体系化”,实现管理、服务、育人并重,取得了令群众满意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教学管理高质量发展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建设的“第一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决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三重一大”等制度,不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党课、思政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全面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作为兰陵县清廉学校创建试点学校,学校把清廉文化与校园文化、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了清廉讲堂、清廉走廊、清廉广场等教育阵地,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2024年,学校基层党建工作频获佳绩,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兰陵县先进基层党组织”,1人被评为“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评为“临沂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二、全面加强安全管理筑牢安全稳定底线
我校始终坚持安全工作底线化管理,把校园安全稳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面落实落细“一岗双责”,压实责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紧盯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有关方案预案,通过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确保风险隐患见底清零,把预防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常态化、制度化。定期开展“1530”学生安全教育,防溺水、防欺凌、防诈骗、防踩踏、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工作细致周到,安全应急演练和法治报告会有序进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积极做好“12345”“兰陵首发”“临沂教育一码通”的舆情处置。办公室根据党支部和校长室要求,规范舆情处置流程,畅通舆情处置渠道,做好了学校舆情的接受和处置。
三、强化精细管理助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学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模式——全员育人导师制、全过程育人量化制、全环境立德树人目标责任制均得到全方位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效能得到极大激发。老师们精心备课、用心授课、耐心辅导,同学们阳光自信、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展现了文峰高中师生的卓越风采。今年招生26个班,录取分数线607分,其中包含初高中衔接贯通培养班2个班。生源质量、生源结构稳步向好,社会满意度高。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第一要务,面对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加以研究,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在全市多次统考中,三个年级特控线、一段线进线率均在县内领先。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始终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明确“精细管理提水平、高效教研促质量”的培养策略,制定“一年稳下来、两年有提升、三年求突破”的青蓝工程发展计划。建立了教干推门听课、学科教师随考、青年教师常态化随堂听课等制度,创造性地实施了涵盖9个高考学科的“三三六课堂模式”,深研开发了“先导课”“示范课”“研究课”“复习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5种基础课型,创立了“先周备课”“导学先行”“大集体备课”“小先生讲堂”“一日一研”“一课一研”“一课一件”等10个教研品牌,稳步推进数字化校本课程建设,努力向落实要质量,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同时,实施创建齐鲁名校“3510”工程,依托沂蒙名班主任马世旺工作室,努力打造一支懂德育、爱学生、有智慧、能研究、可引领的班主任工作队伍。依托市级语文学科基地稳步推进国家课程建设和校本课程研发,联通阅读和写作,将多个学习实践场所连点成面,助力多样社团活动的全面开花,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格局。2024年,老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有60余人次获得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质量奖、“云峰园丁奖”“文峰园丁奖”等荣誉称号。多位老师在市县级研讨会上交流展示、在市县级教学比赛中获奖,多项市县级课题申报结题、多项课题成功立项,发表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学校强师惠师工作成效显著。
五、坚持德育润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围绕“五育融合、三全育人”的课程实施目标,制定了《临沂一中文峰校区课程实施方案》,构建起具有“一中特色、兰陵风采”的多元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开发了《兰陵名人名篇》《文峰山下》《守望》《心晴》等10余种特色校本教材,开展了春季体育节、远足、露天电影展映、篮球文化节、啦啦操比赛、首届英语节暨情景剧大赛、语文舞台剧大赛、拔河比赛、清廉讲堂《开讲啦》、主题升旗仪式等20余类学生活动。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成立了“文峰山下”文学社、“心晴”心理社等10多个学生社团,并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学校持续关心特殊学生群体,从对学生扶贫、扶学、扶志、扶心入手,完善跟踪帮扶教育档案,认真落实学生资助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心理课堂育人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大型讲座、个案辅导、家长微课堂等活动形式,充分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