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兰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两新”和农机报废更新的政策号召,直面群众办理农机业务时的痛点、难点,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宗旨,创新推出农机报废更新应用“一件事”服务机制,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探索出一条具有兰陵特色的农机服务新路径。
一、协同共进,奏响服务“合奏曲”
一是打破壁垒,构建联动桥梁。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是优化服务的基础。兰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紧密携手,突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业务分割。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联合办公等形式,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商讨解决农机报废更新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实现从“各自为政”到“协同作战”的转变。二是流程再造,打造集成服务链。全面梳理农机报废、注销、补贴、更新及跨区作业证核发等多个事项的办理流程,将原本分散在两个部门的“6+3”个单一事项进行深度整合。打破传统的串联办理模式,构建并联式的集成化办理流程,使所有业务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数据共享,实现信息互通。依托数字化技术,搭建农机业务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山东“农机补贴”APP、爱山东等平台以及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等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各部门能获取所需信息,避免农民重复提交材料。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时,审批、农机部门可直接从平台调取购机发票、农机合格证等信息,无需农民反复奔波提供,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在部门间高效流转,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
二、精简提效,开启便捷“直通车”
一是精简材料,减轻群众负担。农机报废更新应用“一件事”着力解决群众办事材料繁琐的问题。通过材料复用、数据推送、电子证照信息共享等方式,将原本“6+3”个事项办理需要重复提交的身份证明、购机发票、农机合格证明等合计10项申请材料和证明材料,压缩、清理至2项。群众只需准备一套材料、填写一张表单,即可一次性完成所有事项的申报,实现材料“一次提交、多次复用”,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办事负担。二是压缩时限,提高审批速度。对办理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去除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时间节点。通过并行办理、即时办理等方式,将办理时限压缩70%以上。例如,在农机报废注销和新机上牌业务中,以往需要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流程,现在通过集成化办理,0.5个工作日即可快速办结,让群众能够及时投入农业生产。三是简化环节,提升服务体验。将审批环节由6个压缩至1个,彻底解决了群众“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的问题。同时,优化办事指南和操作流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清晰、易懂的办事指引。无论是现场办理还是网上申请,群众都能轻松掌握办理步骤,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三、服务下沉,架起便民“连心桥”
一是窗口前移,服务到家门口。针对农机手进城挂牌不便的问题,兰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服务窗口前移至农机销售点。组织专业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在农机手“家门口”开展现场核查、发放车牌等工作。对农机进行拓印、核查、拍照、挂牌等一系列流程,实现“即买即上牌、农机开回家”,极大地方便了农机手,累计为农机手服务216次。二是提前介入,主动排忧解难。在农机销售环节提前介入,为农机手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等服务。工作人员主动了解农机手的需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在购置、使用农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为农机手详细解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指导他们正确填写申请表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享受到政策红利。三是帮办代办,全程贴心服务。建立帮办代办服务队伍,为农机手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从业务咨询、材料准备到事项办理,帮办代办人员全程协助,确保农机手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业务。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机手,帮办代办人员更是耐心细致地讲解办理流程,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手续,让农机手感受到贴心的关怀。
四、持续优化,铸就惠民“新品牌”
一是强化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热情服务、高效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