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非遗项目名录(省级非遗10项,市级非遗32项,县级非遗165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入选名录批次 |
1 | 苍山小郭泥塑 | 传统美术 | 向城镇 | 省级第一批 |
2 | 兰陵美酒传统酿造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镇 | 省级第二批 |
3 |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 传统技艺 | 大仲村镇 | 省级第二批扩展 |
4 | 苍山民歌 | 传统音乐 | 向城镇 | 省级第三批(由省文化馆申报) |
5 | 猴呱哒鞭舞 | 传统舞蹈 | 兰陵镇 | 省级第二批 |
6 | 向城虎头帽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市级第三批 |
7 | 陈桥老咸菜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市级第四批 |
8 | 鲁城宫廷全羊宴 | 传统技艺 | 鲁城镇 | 市五批(省五批) |
9 | 孟氏小磨香油酿造技艺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市五批(省五批) |
10 | 刘氏狮头帽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市五批 |
11 | 娄氏根雕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尚岩镇 | 市五批(第四批扩展) |
12 | 长城套色门笺 | 传统美术 | 长城镇 | 市级第一批 |
13 | 王氏羽毛画 | 传统美术 | 卞庄街道 | 市级第四批(省五批) |
14 | 沂蒙剪纸 | 传统美术 | 大仲村镇 | 市级第五批 |
15 | 沂蒙渔鼓说唱 | 曲艺 | 神山镇 | 市级第五批(省五批) |
16 | 鲁南大鼓 | 曲艺 | 磨山镇 | 市级第三批 |
17 | 冷氏太祖长拳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神山镇 | 市级第四批 |
18 | 郎公寺庙会 | 民俗 | 大仲村镇 | 市级第五批 |
19 | 孟氏手工草编 | 传统技艺 | 开发区 | 市级第七批 |
20 | 索村泥陶 | 传统技艺 | 大仲村镇 | 市六批 |
21 | 刘氏传统老酱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县一批 |
22 | 沂蒙布贴画 | 传统美术 | 庄坞镇 | 市六批 |
23 | 薛南山石砚 | 传统技艺 | 南桥镇 | 县一批 |
24 | 枣庄村食醋酿造技艺 | 传统技艺 | 尚岩镇 | 县一批 |
25 | 兰陵吹糖人 | 传统技艺 | 长城镇 | 县二批 |
26 | 长城辣椒酱 | 传统技艺 | 长城镇 | 市级第七批 |
27 | 居村李家驴肉 | 传统技艺 | 长城镇 | 县二批 |
28 | 醒石玉雕 | 传统技艺 | 芦柞镇 | 县二批 |
29 | 东疃兆宝麦芽糖 | 传统技艺 | 磨山镇 | 县二批 |
30 | 张家全羊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县二批 |
31 | 沂蒙香醋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县二批 |
32 | 烙画葫芦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县二批 |
33 | 董二草鸡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县二批 |
34 | 红绣盘扣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县二批 |
35 | 琅琊荀子紫金砚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市级第七批 |
36 | 铝丝盆景 | 传统技艺 | 苍山街道 | 县二批 |
37 | 荀子紫金砚 | 传统技艺 | 下村乡 | 县二批 |
38 | 大仲村沂沟粉条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大仲村镇 | 市级第七批 |
39 | 五香豆腐干 | 传统技艺 | 大仲村镇 | 县二批 |
40 | 兰陵绳编 | 传统美术 | 南桥镇 | 市六批 |
41 | 易拉罐画 | 传统美术 | 卞庄街道 | 县一批 |
42 | 温氏面塑 | 传统美术 | 开发区 | 县一批 |
43 | 兰陵刘氏木雕 | 传统美术 | 下村乡 | 县二批 |
44 | 广艺阁剪纸 | 传统美术 | 长城镇 | 县二批 |
45 | 胡氏剪纸 | 传统美术 | 卞庄街道 | 县二批 |
46 | 春红剪纸 | 传统美术 | 卞庄街道 | 县二批 |
47 | 若水剪纸 | 传统美术 | 芦柞镇 | 县二批 |
48 | 兰陵糖画 | 传统美术 | 兰陵镇 | 县二批 |
49 | 柳琴戏 | 传统戏剧 | 兰陵县柳琴戏艺术中心 | 县一批 |
50 | 民歌《绣荷包》 | 传统音乐 | 兰陵县文化馆 | 县一批 |
51 | 朱柳屯梆子戏 | 曲艺 | 矿坑镇 | 县一批 |
52 | 新兴皮影戏 | 曲艺 | 新兴镇 | 县一批 |
53 | 山东琴书 | 曲艺 | 神山镇 | 县二批 |
54 | 兴明高跷扑蝶 | 传统舞蹈 | 向城镇 | 市六批 |
55 | 大成拳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卞庄街道 | 市六批 |
56 | 兰陵王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镇 | 县一批 |
57 | 节孝坊及杨氏祠堂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庄坞镇 | 县一批 |
58 | 永济桥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庄坞镇 | 县一批 |
59 | 鸳鸯松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庄坞镇 | 县一批 |
60 | 匡衡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鲁城镇 | 县一批 |
61 | 文峰山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尚岩镇 | 县一批 |
62 | 灵峰寺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下村乡 | 县一批 |
63 | 郎公寺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大仲村镇 | 县一批 |
64 | 吴王墓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大仲村镇 | 县一批 |
65 | 芙蓉山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卞庄街道 | 县一批 |
66 | 塔山传说 | 民间文学 | 卞庄街道 | 县一批 |
67 | 柞城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卞庄街道 | 县一批 |
68 | 乾隆南巡系列传说 | 民间文学 | 芦柞镇、向城镇 | 县一批 |
69 | 颜师古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芦柞镇 | 县一批 |
70 | 四大哨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芦柞镇 | 县一批 |
71 | 将军桥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神山镇 | 县一批 |
72 | 墓子汪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长城镇 | 县一批 |
73 | 卧虎山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长城镇 | 县一批 |
74 | 芦塘山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长城镇 | 县一批 |
75 | 二郎庙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长城镇 | 县一批 |
76 | 池口老神树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长城镇 | 县一批 |
77 | 南桥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南桥镇 | 县一批 |
78 | 小湖子节孝坊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南桥镇 | 县一批 |
79 | 青草堰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向城镇 | 县一批 |
80 | 翰林院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车辋镇 | 县一批 |
81 | 九顶莲花山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矿坑镇 | 县一批 |
82 | 太子堂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新兴镇 | 县一批 |
83 | 凿壁偷光的故事 | 民间文学 | 鲁城镇 | 县二批 |
84 | 五色金鱼 | 民间文学 | 苍山街道 | 县二批 |
85 | 京剧脸谱的由来 | 民间文学 | 兰陵镇 | 县二批 |
86 | 桃木花棒槌 | 民俗 | 鲁城镇 | 县二批 |
87 | 回阳散制作技艺 | 传统医药 | 向城镇 | 市六批 |
88 | 兰陵陶埙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下村乡 | 县三批 |
89 | 兰陵管氏传统香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兰陵镇 | 市七批 省六批 |
90 | 梁氏老八碗烹饪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神山镇 | 县三批 |
91 | 兰陵夏氏糖蒜腌制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磨山镇 | 县三批 |
92 | 高氏老红炉铁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向城镇 | 市级第七批 |
93 | 兰陵传统锔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庄坞镇 | 县三批 |
94 | 苑府食醋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鲁城镇 | 县三批 |
95 | 佘氏木影玩具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芦柞镇 | 县三批 |
96 | 唢呐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兰陵镇 | 县三批 |
97 | 琵琶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兰陵镇 | 县三批 |
98 | 兰陵盆景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卞庄街道 | 市级第七批 |
99 | 兰陵崔氏糖醋蒜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苍山街道 | 县三批 |
100 | 宋氏布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车辋镇 | 县三批 |
101 | 神山火烧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神山镇 | 县三批 |
102 | 王家老酱 | 传统技艺 | 兰陵县长城镇 | 县三批 |
103 | 兰陵吴氏手撕画 | 传统美术 | 兰陵县卞庄镇 | 县三批 |
104 | 李家唢呐 | 传统音乐 | 兰陵县向城镇 | 县三批 |
105 | 南天鹅十番子鼓乐曲 | 传统音乐 | 兰陵县芦柞镇 | 县三批 |
106 | 太平鼓 | 传统音乐 | 兰陵县磨山镇 | 县三批 |
107 | 六棋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兰陵县磨山镇 | 市级第七批 |
108 | 李氏药灸理疗 | 传统医药 | 兰陵县南桥镇 | 县三批 |
109 | 兰陵戚氏膏药 | 传统医药 | 兰陵县芦柞镇 | 县三批 |
110 | 造律头的故事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兰陵镇 | 县三批 |
111 | 仓頡造字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兰陵镇 | 县三批 |
112 | 抱犊崮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下村乡 | 县三批 |
113 | 大冶桥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大仲村镇 | 县三批 |
114 | 千佛崖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尚岩 | 县三批 |
115 | 苍山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苍山街道 | 县三批 |
116 | 兰陵美酒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兰陵镇 | 县三批 |
117 | 苍山神蒜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神山镇 | 县三批 |
118 | 何首乌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兰陵县庄坞镇 | 县三批 |
119 | 洪贞老穆民清真食品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磨山镇 | 县四批 |
120 | 兰陵薛南山石砚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矿坑镇 | 县四批 |
121 | 杨氏点穴疗法 | 传统医药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22 | 李先生老刀修面技艺 | 传统技艺 | 庄坞镇 | 县四批 |
123 | 兰陵袁大姐炒鸡酱 | 传统技艺 | 车辋镇 | 县四批 |
124 | 沂河桥粉皮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大仲村镇 | 县四批 |
125 | 兰陵扎刻技艺 | 传统技艺 | 长城镇 | 县四批 |
126 | 山幺幺菜煎饼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27 | 兰陵刘氏正骨 | 传统医药 | 鲁城镇 | 县四批 |
128 | 宋庄泥塑 | 传统美术 | 南桥镇 | 县四批 |
129 | 自制小针刀治疗弹响指 | 传统医药 | 中医院 | 县四批 |
130 | 南桥杨氏十路少林拳 | 传统体育、游艺 与杂技 | 南桥镇 | 县四批 |
131 | 兰陵老式米粉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县四批 |
132 | 兰陵草编钩织技艺 | 传统技艺 | 矿坑镇 | 县四批 |
133 | 兰陵毛线钩织技艺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34 | 芦柞周村竹编 | 传统技艺 | 芦柞镇 | 县四批 |
135 | 宋氏冰糖葫芦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矿坑镇 | 县四批 |
136 | 大宗山地锅鸡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大仲村镇 | 县四批 |
137 | 孙氏艾草制艾技艺 | 传统技艺 | 矿坑镇 | 县四批 |
138 | 兰陵玉雕 | 传统美术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39 | 兰陵铜板婚书 | 传统技艺 | 新兴镇 | 县四批 |
140 | 何记烧锅传统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镇 | 县四批 |
141 | 兰陵王氏核雕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县四批 |
142 | 徐家清真食品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磨山镇 | 县四批 |
143 | 崔氏老面引子馒头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44 | 兰陵牛蒡黑芝麻丸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45 | 庄坞牛蒡炒茶技艺 | 传统技艺 | 庄坞镇 | 县四批 |
146 | 皇路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芦柞镇 | 县四批 |
147 | 羲之蚕茧纸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兰陵镇 | 县四批 |
148 | 马氏鼻熏传统疗法 | 传统医药 | 向城镇 | 县四批 |
149 | 鼻炎外治奇方 | 传统医药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50 | 兰陵徐氏竹编 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苍山街道 | 县四批 |
151 | 泥底岩彩壁画 | 传统美术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52 | 兰陵牛蒡豆豉酱菜 | 传统技艺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53 | 贤圣一家酥糕点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向城镇 | 县四批 |
154 | 兰陵彩色印染与服饰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南桥镇 | 县四批 |
155 | 文峰村月饼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尚岩镇 | 县四批 |
156 | 锅滋味地锅鸡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大仲村镇 | 县四批 |
157 | 兰陵百草堂古法九制黄精 | 传统医药 | 卞庄街道 | 县四批 |
158 | 山野菜腌制技艺 | 传统技艺 | 新兴镇 | 县四批 |
159 | 兰陵柳编 | 传统技艺 | 庄坞镇 | 县四批 |
160 | 祛寒活血液 | 传统医药 | 中医院 | 县四批 |
161 | 望沂桥的传说 | 民间文学 | 新兴镇 | 县四批 |
162 | 兰陵磨神泉酱菜 | 传统技艺 | 磨山镇 | 县四批 |
163 | 兰陵夏氏煎饼传统技艺 | 传统技艺 | 磨山镇 | 县四批 |
164 | 兰陵柴烧古陶制作技艺 | 传统技艺 | 下村乡 | 县四批 |
165 | 祭荀大典 | 民俗 | 兰陵县荀子研究会 | 县四批 |
附件【兰陵县非遗项目名录.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