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兰陵县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努力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求进,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大县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2020年工作亮点
(一)积极对接长三角,再树“苍山蔬菜”品牌。制定了《关于兰陵县打造长三角地区“菜篮子”的工作方案》,按照苍山蔬菜“五品五标”的要求,打造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先后8次赴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进行对接考察,与上海蔬菜集团、叮咚买菜、鼎俊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新时期“苍山蔬菜” LOGO申报注册,在江桥、灵扬等长三角蔬菜市场、农贸市场、经营户门悬挂“苍山蔬菜”品牌标识,不断壮大品牌影响力。
(二)实施“雁阵工程”,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县合作社总数达到2407家、家庭农场1530家,其中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424家,覆盖全县行政村的72.11%,入社社员年增收30%,村集体年均增收可达2万元。落实“雁阵工程”奖补资金648.97万元,涉及42家新型经营主体。
(三)创新实施“两证贷”,探索金融助力产业振兴新路径。创新推出了土地经营权证、大棚证抵押贷款政策,办理土地经营权证23本,蔬菜大棚证40本,投放贷款1197.1万元。通过金融创新、经营主体带动,以“融合发展、联农带农”形式,把农业产业收益留给经营主体,就业岗位及增值收益留给农民。2020年4月6日,山东新闻联播改革攻坚在行动栏目专题报道了兰陵县的这一创新做法。
(四)盘活空闲宅基地,挖掘农村闲置资源潜力。按照“让农村闲置宅基活起来”的发展思路,通过种植绿化苗木,建设手工作坊、扶贫车间、集中养老点等多种形式开展综合利用,拓展产业发展路径,推动工业反哺农业。目前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1800余位,有效利用土地600亩。
(五)实施“鸿雁工程”,带动培养高素质农民。遴选2019年度鸿雁人才501名,全县鸿雁人才达到601名。组织开展了鸿雁人才素质提升培训和技能大赛;拍摄了22期“鸿雁大讲堂”节目,制作了10期“鸿雁人才说技术”栏目;创建了20个鸿雁人才示范基地。鸿雁人才宋善玲、张清华、邢利伟在2020年临沂市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比赛中分别斩获一二三等奖。
(六)建设“精致村庄”,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每月对乡镇进行督导检查,按照“三清四整”要求,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在全县评出10个县级十方美丽片区,打造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9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会宝湖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二、2021年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发挥政策激励效应,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9万亩以上。严格高标准农田管护利用,防止“粮田”“非农化”。2021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打造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标准化粮田。
(二)主动融入“双循环”,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依托“菜篮子”工程,突出市场导向、开放导向,畅通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圈往来,拓展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提升“苍山蔬菜”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吸收各大经济圈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本,实现产品销售与资本引进的“良性循环”。
(三)贯彻“三步走”战略,打造长三角地区“菜篮子”。以创建品牌农业为核心,全面落实“五品五标”规划。深入对接长三角市场,提升家瑞等12家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完善“四化”建设(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智慧化、产品品牌化),持续打造更多规模大、设施先进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1+X”雁阵模式的推广力度,力争2021年新增5处以上。
(四)深入实施“四雁工程”,发挥乡村人才带动。引导“鸿雁”人才以市场为导向,示范带动种植更多蔬菜新品类、新品种。加强对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的规范提升,结合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培育一批产业优势明显、规范程度高的示范社。引导“归雁”兴办优质农产品基地,在土地流转、建设资金、农技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五)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发展“美丽经济”。强化“三清四整”督导检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计划2021年打造4个省级和10个以上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压油沟田园综合体为中心,打造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按照每个乡镇不低于20%自然村的标准,开展美丽乡村连片打造。加快提升压油沟、山里王、百草谷等田园综合体,扶持建设万紫千红、龙之春等一批县级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农旅结合,发展“美丽经济”。
(六)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启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充分借鉴国家第一批试点经验基础上,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改革试点。同时,与闲置宅基地综合利用相融合,通过自愿有偿退出、抵押等方式,有效盘活农村宅基地,保障农民利益,提高村集体收入。
(七)完善会计体系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智能化。深化农村会计制度改革,取消村级会计,实行报账员制度;公开选拔社区会计,成立乡镇农村会计代理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代理会计制度。建立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推行村级财务“银农直联”支付系统,全面实施村级财务阳光化智能化管理。
(八)拓展示范片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先行样板工程。提升现有片区,继续完善提升长城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会宝湖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新片区,计划打造庄坞镇乡村振兴综合建设区、压油沟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等。形成区域化联动发展机制,将兰陵县成功打造为乡村振兴的区域发展样板。
(九)抓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筑牢“苍山蔬菜”良好形象。深入实施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发挥17个乡镇检测点和市场、基地农残速测点作用,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实现所有农产品的“标准化检测”和可追溯,树立新时期“苍山蔬菜”良好的质量口碑和市场形象。
(十)深化各类改革试点,确保兰陵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强化大局意识、担当意识,深入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等示范创建,主动承担农业农村改革攻坚职责,确保取得试点成效,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快速、稳步推进提供“兰陵经验”,贡献“兰陵力量”,展现“兰陵速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