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lanling00445758-6/2025-00023
  • 发布机构 兰陵县人社局
  • 公开目录 部门计划总结
  • 发布日期 2025-02-25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兰陵县人社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兰陵县人社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就业优先,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做好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7471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14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9人,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47场次,提供用工岗位3060余个,帮助缺工企业招聘人才2100余人。强化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225人次,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3086人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11万元。提升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服务效能,发放稳岗扩岗贷款3668万元。研究制定《兰陵县城乡公益性岗位管理监督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完善岗位开发安置管理工作,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918个。“预制菜”加工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入选“齐鲁绿色低碳职业技能培训精品(培育)项目名单”;在全市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中获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职业指导人员1人、星级就业服务能手1人、优秀公共就业服务项目1个,入选临沂市职业指导服务专家库8人,获评中国就业促进会“2024年度就业宣传先进集体”,临沂市中华职教社“工作先进单位”。

(二)坚持民生为本,健全高标准社保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收入29.16亿元、支出29.9亿元,社会化发放率100%。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6万人、61.1万人、5.78万人、7.36万人。按期支付工伤保险待遇416.56万元,拨付一次性工伤待遇2008.98万元。按时发放失业金1277.97万元,并为其缴纳职工医疗保险385.4万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331人、56.5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7.6万元,惠及384人;为1090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67.36万元。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29.8万人。

(三)坚持引育结合,实现高水平人才集聚。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博士生11名、海外留学人员19名,回引归雁人才292人,审核发放青年人才津贴160人、205.2万元,青年人才购房补贴1人5万元。审核申报工程师以上职称524人,通过262人。累计完成各类事业单位招聘571人,落实乡镇基层职称“直评直聘”政策,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聘用450人。扎实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竞赛晋升高级工以上424人次,3家企业获评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单位,开展自主评价345人次、社会化评价1514人次,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087人。积极申报人才载体和人才工程,获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备案单位1个,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个、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单位1个、市级家庭服务职业培训市级示范基地1个,沂蒙首席技师3人、市技术能手5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省级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发展计划1人。依托省、市、县三级继续教育基地,完成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训3180人次,获批并举办临沂市高级研修项目2个。争取乡村振兴领域政策资金1804万元。2家(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在年度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获评全省青年人才集聚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称号2人。

(四)坚持依法治理,推动高效率化解纠纷。强化仲裁质效,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23件,立案受理516件,按期结案率100%,调解率64%,累计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严格落实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和“三期”女职工劳动人事争议速裁制度,处理案件15件,涉及资金10万元。用活“人社+工会+司法”三方联动调裁联动工作模式,处理劳动人事争议13件,调解成功率100%。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获全省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集体嘉奖,入选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专家库1人。

(五)坚持智慧赋能,建设高效能模范机关。推行“互联网+人社”新模式和以大数据比对为主的社保静默认证,辅以手机APP格认证和社会化服务认证,实现资格认证“不见面即可办”,完成资格认证27.7万人次。强化业务技能练兵比武,获评“临沂岗位练兵明星”称号2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积极推进模范机关建设,获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模范机关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持续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健全完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着力抓好就业创业服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聚焦重点群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年内实现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800人、困难人员就业300人,新增省厅备案的自主评价企业2家。持续抓好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000人以上。充分挖掘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以上。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力争完成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通过零工市场、就业驿站、社区微业、夜市经济等平台载体,持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力争打造“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计划优秀社区7个。

(二)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社保扩面征缴,推动参保人数稳步增长、覆盖面持续扩大,力争职工养老保险新增扩面6000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2.6亿元。借助技能提升补贴、稳岗补贴、五类特困行业缓缴及快递业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政策落实,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进行政策宣传,营造全民参保良好氛围。依托“智慧人社”一体化建设,扎实做好金保二期监管系统应用工作,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火墙”。

(三)着力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全面践行“1+N”人才新政,持续深入实施“归雁工程”、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回乡创新创业,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计划招引博士生10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8名以上,引进大学生3000名以上,招引归雁人才120人;公开招聘综合类、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人员100名以上,核准岗位设置方案10个以上;完成新增工程师277人、高技能人才1200人以上;发挥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作用,完成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训500人次以上。

(四)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调为主、调裁结合,力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3%以上、调解成功率60%以上。提升多元预防化解效能,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和农民工劳动争议速裁机制提升工程,利用好拖欠农民工工资、“三期”女职工劳动争议速裁庭,探索“工伤速调裁”,对弱势群体案件实行快立、快调、快裁、快结。进一步优化仲裁办案方式和程序,深化仲裁要素式办案改革,提高终局裁决案件比例,推动裁审衔接工作走深走实。

(五)着力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模范机关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推动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模范机关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继续深化“互联网+人社”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服务方式创新,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详细解读

制定背景

主要内容和细则

制定依据

保障措施与执行

内容由AI解读,具体执行以政府文件为准

常见问题

一键

问答